根据2021年7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对于盗窃罪的量刑有了明确的指导。该指导意见为辩护人提供了制定辩护策略和进行庭前辅导的重要依据。 量刑起...
盗窃罪数额的认定方法
在刑法中,对盗窃罪的数额认定是量刑的关键因素之一。以下是对盗窃罪数额认定方法的详细说明,这些方法有助于准确评估盗窃行为的严重性: 有效价格证明的依据 如果被盗财物具备有效的价格证明,那么应依据这些证明...
盗窃罪情节的认定标准
在刑法中,盗窃罪的情节认定对于量刑具有重要影响。以下是对盗窃罪情节认定标准的详细说明,这些标准有助于确定盗窃行为的严重性: 多次盗窃的认定 如果一个人在两年内盗窃次数达到三次或以上,这种行为被认定为“...
盗窃罪数额的认定标准
在刑法中,对盗窃罪的量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盗财物的数额。以下是对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的详细说明: 数额较大的认定 通常情况下,盗窃公私财物价值在1000元至3000元以上,或者盗窃国有馆藏一般文物的行为...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既遂与未遂标准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一种针对公私财物实施的犯罪行为,其既遂标准的认定对于法律的公正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而言,当故意毁坏财物的行为直接导致公私财物全部或部分毁坏,使得财物部分或全部丧失价值或使用价值时,该...
敲诈勒索罪的既遂与未遂形态
敲诈勒索罪是一种复杂的犯罪行为,它要求同时满足主观与客观两个层面的条件才能构成。具体而言,这一罪名不仅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使用了威胁或要挟的手段,还要求在客观上这种威胁导致了被害人向行为人交付了财物。只...
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
盗窃罪的既遂判定标准,普遍接受的理论是“失控加控制”原则,意味着当盗窃行为导致被害人失去对财物的控制,或者行为人已经取得对所盗财物的控制时,即视为盗窃既遂。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害人的失控与行为人的控制是...
财产类犯罪中对犯罪既遂与未完成形态的辩护要点
在处理财产类犯罪案件时,辩护人需要准确识别犯罪的完成形态,因为犯罪既遂与未完成形态的犯罪预备、未遂和中止在量刑上存在显著差异。这是辩护工作的一个关键点。 犯罪预备 对于犯罪预备的情况,即行为人已经开始...
财产类犯罪的数罪问题
在刑法中,当一个行为人实施了多个犯罪行为,这些行为触犯了不同的罪名,且不存在吸收或竞合关系时,应当实行数罪并罚,即对每个独立的犯罪行为分别定罪,并合并执行刑罚。以下是几种需要实行数罪并罚的情形: 盗窃...
财产类犯罪的择一重罪
在刑法中,当一个行为同时触犯两个或多个罪名,且这些罪名之间存在重叠或竞合关系时,一般采取“择一重罪”的原则进行处罚,即选择其中法定刑较重的罪名来定罪和量刑。以下是根据这一原则适用的具体情形: 破坏性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