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中,判决和裁定在发生法律效力后执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包括三类:一是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二是终审的判决和裁定;三是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的判决和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
对在押的被告人的无罪、免除刑罚的判决,如何执行?
无罪判决,是指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因证据不足、罪名难以成立而宣告无罪的判决。免除刑事处罚,是指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被告人的行为虽然构成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根据《刑...
哪些情况下,对罪犯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暂予监外执行,是指对依照法律规定不适宜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罪犯,暂时采用不予关押的方式执行原刑罚的变通方式。 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是有...
哪些情形下,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应当予以收监?
如果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由于情况变化,不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且刑期未满,或者本身并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而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及时收监,不能再继续适用监外执行。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哪些刑罚的执行可以实行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看守所、监狱服刑)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将符合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者决定确定的期间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
哪些情形下,可以对罪犯予以减刑或者假释?
减刑是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
哪些情形下,缓刑、假释会被撤销?
罪犯在缓刑、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被发现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应当撤销缓刑、假释的,由审判新罪的人民法院撤销原判决、裁定宣告的缓刑、假释,并书面通知原审人民法院和执行机关。此外,社区矫 正...
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哪些情形下可以减刑?
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的,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应当裁定减刑;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尚未裁定减刑前又犯罪的,应当在依法减刑后,对其所犯新罪另行审判。
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故意犯罪的,应当 如何处理?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
被执行人在执行中同时承担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其财产不足以支付 的,应当如何执行?
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情,对被告人判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等财产刑罚。当被执行人在执行中同时承担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其财产不足以支付的,按照下列顺序执行: (1)人身损害赔偿中的医疗费; (2)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