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共 9 条,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及应当适用的强制措施作了规定。
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是指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故意实施的扰乱、危 害正常诉讼秩序,并在客观上妨害了民事诉讼程序进行的行为。 妨害民事诉 讼的行为有多种,但在认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时,还要 进行具体分析,只有符合以下几个要件,才构成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文章源自法随行北京石景山律师网|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987.html
1. 必须实施了妨害诉讼的行为。 如果只有妨害诉讼的意图,而没有付诸 行动,不能认为有妨害诉讼的行为。 比如,当事人对证人作证不满,对自己家 里人说要打证人一顿,但并没有去打,就不能认为有妨害诉讼的行为。文章源自法随行北京石景山律师网|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987.html
2. 必须是在诉讼期间实施的行为。 诉讼期间,是指从起诉到执行终结的 期间,包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二审程序、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 告程序和执行程序的期间。 原告在起诉前和在申请再审阶段所为的某些扰 乱人民法院工作秩序、殴打人民法院工作人员等违法犯罪行为不能认为是妨 害民事诉讼的行为。 因为起诉前,纠纷还没有起诉到人民法院,而申请再审 时,诉讼程序已告完结,它们都不在诉讼程序中,因此,所为的行为不能认为 是妨害诉讼的行为。 但并不是说,对起诉前、申请再审时的违法行为没有人 管,对此可依照有关法律,由有关部门处理。 比如,对扰乱人民法院工作秩序 的,可由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可由人民检 察院提起公诉,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文章源自法随行北京石景山律师网|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987.html
3. 必须是故意的行为。 过失不构成妨害诉讼的行为。 有的行为只能由 故意构成,如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 作伪证。 但有些行为,是否出于故意还要进行具体分析,如违反法庭纪律,可 能是故意所为,也可能是由于一时气愤、不冷静、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过失 造成。 对于过失行为,不能作为妨害诉讼的行为处理,但如果对其进行批评 教育,仍不改正的,则构成故意行为。文章源自法随行北京石景山律师网|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987.html
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是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对有妨害民事诉讼 行为的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教育和制裁的手段,是保证人民法院审判工作顺利 进行的一项措施。文章源自法随行北京石景山律师网|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987.html
文章源自法随行北京石景山律师网|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987.html文章源自法随行北京石景山律师网|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