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详解 – 第七十八条:当事人陈述

第七十八条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陈述,应当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当事人拒绝陈述的,不影响人民法院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026.html

 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026.html

【释义】  本条是关于当事人陈述作为证据的规定。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026.html

当事人的陈述是民事诉讼证据的一种。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于案件 的一切事实、证据的判断、法律的适用,以及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和理由,有权表示同意或者提出反驳。 那么,当事人的陈述是否都能作为人民法院定 案的依据呢?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026.html

当事人是发生纠纷的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他们是案件的亲身经历者,最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 但是,当事人与案件处理结果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为了胜诉,保护自己的利益,他们一般都要陈述对自己有利而于对方不利的 事实,无形中会掩盖、缩小对自己不利的事实,甚至还会歪曲事实,虚构情节。总之,当事人的陈述往往带有片面性,甚至会掩盖事实的真相。 因此,审判人 员不能认为当事人是最了解案情的人,就轻信他们所说的一切,而应当把当 事人的陈述和所掌握的其他证据如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结合起来,进行综 合分析判断,审查其是否反映案件的真实情况。 只有与案件事实有关,并且 反映真实情况的陈述,才能作为人民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026.html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对当事人的陈述应认真听取。 如果当事人的 陈述和其他证据没有矛盾,并且双方当事人的陈述也不存在矛盾的,人民法 院应当承认其证明效力。 但是,有时当事人由于种种原因在案件审理时拒绝 作出陈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民法院掌握的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证据 足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那么,人民法院即可以根据这些证据认定事实、作 出判决。 当事人拒绝向人民法院陈述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和判 决,有其他证据就可以认定案件事实的,即使没有当事人陈述,也应当根据其 他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026.html

 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026.html

 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026.html 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026.html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法律咨询
 
  • 声明:本站是非经营性网站,网站资源部分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fasuixing.com/6026.html
  • 当事人陈述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