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生态破坏责任纠纷

 

[释义]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320.html

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损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从而使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的生存条件发生恶化的现象,如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动植物资源和渔业资源枯竭、气候变化异常、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320.html

生态破坏责任是指因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损坏自然生态环境,侵权人所应当承担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比如,实施了以下破坏生态行为:乱捕滥猎、过度采挖珍稀动植物;乱砍滥伐、过度放牧;毁林造田、过度垦荒;围湖造田、填海造地;建设大坝导致流域生态系统破坏;开采矿产造成土地塌陷、水土流失;不合理地引进物种;破坏遗传(基因)等。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320.html

根据生态保护的不同对象,生态破坏责任可以进一步分为破坏生物多样性侵权责任、破坏景观多样性侵权责任、破坏区域生态侵权责任等类型。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320.html

1.破坏生物多样性侵权责任,是指破坏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等产生的侵权责任,可以细分为破坏遗传(基因)多样性、破坏物种多样性和破坏生态系统多样性等三类侵权责任。破坏遗传(基因)多样性侵权责任,是指破坏生物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开发、利用及其惠益分享、转基因生物和产品安全所产生的侵权责任;破坏物种多样性侵权责任,是指破坏外来物种人侵防控与动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所产生的侵权责任;破坏生态系统多样性侵权责任,是指破坏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冻原、海洋、河流湖泊、农田、城市和乡村等生态系统所产生的侵权责任。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320.html

2.破坏景观多样性侵权责任,是指破坏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景观类型和景物品类数量的丰富性和美观度所产生的侵权责任,包括破坏自然遗迹、破坏人文遗迹等类型的侵权责任。破坏自然遗迹侵权责任,是指破坏具有重要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所产生的侵权责任破坏人文遗迹侵权
责任,是指破坏古迹、建筑群、遗址等人文遗迹所产生的侵权责任。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320.html

3.破坏区域生态侵权责任,则包括破坏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所产生的侵权责任,以及破坏湖泊、河道、海洋等岸线区域所产生的侵权责任。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320.html

根据原因行为的不同,生态破坏责任也可作出不同的类型区分。比如,地下水开采、砍伐林木、猎杀野生动物、开采矿产、垦荒造田、外来物种引进、基因改造等,都可能导致生物要素的不利改变或者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可能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进而产生相应的侵权责任。此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将破坏生态侵权责任细分为:地下水开采破坏生态侵权责任、砍伐林木破坏生态侵权责任、猎杀野生动物破坏生态侵权责任、开采矿产破坏生态侵权责任、垦荒造田破坏生态侵权责任、外来物种引进破坏生态侵权责任、基因改造破坏生态侵权责任等。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320.html

 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320.html

[管辖]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320.html

生态破坏责任纠纷案件的管辖,适用《民事诉讼法》第28 条的规定,即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根据《民事诉讼法解释》第24 条的规定,《民事诉讼法》第28 条规定的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

 

[法律适用]

处理生态破坏责任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民法典》第7编第7章、《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相关规定。

 

[确定该案由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方面,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两种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层面看,污染环境的核心特征为“过度排放”,通常是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者间接向环境排入了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物质和能量,导致环境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而破坏生态的核心特征为“过度索取”,主要表现为人类过量地向自然索取物质和能量或者不合理
的使用自然资源,使得生态平衡受到破坏而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从行为结果上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都是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结果,两者相互重合,且时常互为因果。严重的环境污染可以导致生态破坏,生态破坏又会降低环境自净能力进而加剧污染的程度。在确定具体案由应为环境污染责任纠纷还是生态破
坏责任纠纷时,应看案件所要保护、实现的主要秩序、权益为何者。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法律咨询
 
  • 声明:本站是非经营性网站,网站资源部分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fasuixing.com/5320.html
  • 生态破坏责任纠纷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