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生前未立遗嘱处分其遗产或遗嘱无效时,由其继承人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顺序、遗产分配原则等继承遗产的方式。由于法定继承是在被继承人未立遗嘱或遗嘱无效时所采用的继承方式,理论上又把法定继承称为“无遗嘱继承”。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9410.html
法定继承的主要内容是由法律规定哪些人可以成为法定继承人、各法定继承人处于哪一继承顺序、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如何分割被继承人的遗产等。法定继承有两个特点: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9410.html
第一,法定继承以与被继承人之间存在特定的人身关系为前提,确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人顺序以及遗产的份额以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为依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的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是: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中,配偶、子女、父母属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属第二顺序的法定继承人。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9410.html
第二,法定继承中继承人的继承顺序及遗产的分配由《民法典》继承编直接规定,属强制性规范。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9410.html
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9410.html 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9410.html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