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民间借贷行为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的最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向不特定 的人借贷。民间借贷行为是机构或个人向特定的自然人等民事主体借款的行为。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
问:民间借贷案件中,法官经审理发现案件可能涉及非法吸收公众罪,此时是不是必然遵守“先刑后民”的原则,需要中止借贷的案件的审理?
答:视情况而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 问题的规定》(法释〔2020〕17 号)第六条、第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立案 后,若发现与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虽有关联但不是同一事实的涉...
问:如果进行恶意、虚假民间借贷诉讼,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法释〔2020〕17 号)第十九条规定:“经查明属于虚假民间借贷诉讼,原告 申请撤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并应当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
问:针对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生效调解书,在对方不履行的情 况下,债权人应该在哪个法院申请执行?
答: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山 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市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 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 ...
问:受委托人民法院不能及时执结如何处理?
答:受托法院未能在6个月内将受托案件执结的,申请执行人有权请求受托法 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级执行或者指定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立案 审查,发现受托法院无正当理由不予执行的,应当限期执行或者作出裁定 ...
问:都有管辖权的执行法院,管辖发生冲突怎么办?
答:对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执行案件,人民法院在立案前发现 其他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已经立案的,不得重复立案。
问:法院执行立案后发现其他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已经立案 怎么办?
答:立案后发现其他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已经立案的,应当撤销案件;已经 采取执行措施的,应当将控制的财产交先立案的执行法院处理。
问:强制执行依据的种类有哪些?
答:(一)民事判决,准予实现担保物权、确认调解协议、财产保全、证据 保全、先予执行等民事裁定,民事调解书,民事制裁决定,支付令; (二)行政判决、裁定、调解书; (三)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内容,刑事附带...
问: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担保人能否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主债务人?
答:生效法律文书已确认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后可以向主债务人行使追偿 权,担保人承担责任后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主债务人的,人民法院应 当受理。
问:申请执行立案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答:执行立案需提供以下材料:强制执行申请书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原件、 复印件;生效法律文书生效确认书;申请人身份证明文件(个人:身份证复 印件,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法定代表人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