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刑的运用
1. 行贿型贿赂类犯罪的财产刑
在《刑法修正案(九)》实施之前,行贿型贿赂类犯罪中,只有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数额巨大)、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数额巨大)、行贿罪(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在法定刑上附加了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财产刑。其他罪名及这些罪名的其他法定刑均无财产刑的规定。
然而,2015年颁布的《刑法修正案(九)》加大了对行贿型贿赂类犯罪的打击力度,在每一个行贿型贿赂类犯罪的每一个量刑档次中均附加了财产刑,包括罚金和没收财产。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了并处罚金的判罚标准,规定应当在10万元以上犯罪数额2倍以下判处罚金,显著加大了经济处罚力度,提高了犯罪的经济成本。
2. 受贿型贿赂类犯罪的财产刑
除了行贿型贿赂类犯罪全部附加了财产刑外,受贿型贿赂类犯罪也全部附加了财产刑。《刑法修正案(十一)》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进行了修订,不仅将该罪的量刑档次从两个改为三个,还对该罪附加了罚金刑。相关司法解释还对受贿型贿赂类犯罪并处罚金的判罚标准作了明确规定,尤其是对受贿罪,根据主刑的不同,分层次地规定了远重于其他犯罪的罚金刑判罚标准:
-
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应当判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金。
-
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应当判处20万元以上犯罪数额2倍以下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应当判处50万元以上犯罪数额2倍以下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其他受贿型贿赂类犯罪,如介绍贿赂罪等,与行贿型贿赂类犯罪一样,并处罚金的,均在10万元以上犯罪数额2倍以下。
辩护策略
作为辩护人,应当掌握贿赂类犯罪的财产刑方面的立法变化,在辩护时,不但要根据案件的数额和情节对自由刑的适用提出辩护意见,而且要对财产刑的适用提出辩护意见,以确保辩护的全面性。具体策略如下:
-
审查案件的数额和情节:
-
仔细审查案件的数额和情节,确定适用的量刑档次。
-
-
审查财产刑的适用标准:
-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和相关司法解释,审查财产刑的适用标准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
-
提出辩护意见:
-
对自由刑和财产刑的适用提出辩护意见,确保辩护的全面性。
-
-
审查证据:
-
审查证据是否充分证明案件的数额和情节,必要时申请重新鉴定或补充证据。
-
-
适用法律和司法解释:
-
结合《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详细分析行为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行贿罪或受贿罪的构成要件,以及是否符合财产刑的适用标准。
-
通过以上分析和辩护策略,辩护人可以更有效地为行为人争取有利的判决结果。
文章源自法随行北京石景山律师网|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184.html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手机微信同号:13020009005
北京市石景山区律师事务所律师团队提供法律咨询、民事诉讼代理、刑事辩护、会见、取保候审、司法协查、异地律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