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正当与否的标准
在受贿型贿赂类犯罪中,不同类型的受贿行为对“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性质有不同的要求:
1. 受贿型贿赂类犯罪
-
收受或者索取型受贿:
-
不区分利益是正当还是不正当。只要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或索取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即构成受贿罪。
-
例如,某国家工作人员收受他人财物,为其解决合法的经济纠纷,也构成受贿罪。
-
-
斡旋受贿和利用影响力受贿:
-
要求为他人谋取的是不正当利益。如果为他人谋取的是正当利益,即使收受或索取了他人财物,也不构成犯罪。
-
例如,某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其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构成斡旋受贿。
-
2. 行贿型贿赂类犯罪
-
行贿罪、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对外国公职人员或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单位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
-
都要求必须是“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如果为了谋取正当利益而行贿,则不构成行贿型贿赂类犯罪中的任何一个罪名。
-
例如,某企业为了在合法的招投标中获得优势,向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不构成行贿罪。
-
不正当利益的认定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相关规定,行贿犯罪中的“谋取不正当利益”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
利益本身违法:
-
谋取的利益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例如,免除犯罪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
-
-
利益本身合法,但谋取利益的途径或手段违法:
-
要求国家工作人员提供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的帮助或方便条件。例如,某企业为了在合法的招投标中获得优势,向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
-
-
违背公平、公正原则:
-
在经济、组织人事管理等活动中,谋取竞争优势。例如,某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不正当优势,向相关监管部门人员行贿。
-
特别注意
-
职务提拔或调整:
-
为他人谋取职务提拔或调整而受贿,或为了谋取职务提拔或调整而向他人行贿,都属于从重处罚的情节。
-
例如,某国家工作人员为他人谋取职务提拔而收受财物,或某人为了职务提拔而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都属于从重处罚的情节。
-
辩护策略
在处理涉及利益正当与否的案件时,辩护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
审查利益性质:
-
仔细审查行为人谋取的利益是否为不正当利益。如果利益本身合法,且谋取途径也合法,则不构成犯罪。
-
-
审查行为性质:
-
审查行为人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如果行为人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不构成受贿罪。
-
-
审查证据:
-
审查证据是否充分证明行为人谋取的利益性质。必要时申请重新鉴定或补充证据。
-
-
适用法律和司法解释:
-
结合《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详细分析行为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受贿罪或行贿罪的构成要件。
-
通过以上分析和辩护策略,辩护人可以更有效地为行为人争取有利的判决结果。
文章源自法随行北京石景山律师网|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172.html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