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详解 – 第九十五条:公告送达

第九十五条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 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三十日,即视为送达。

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007.html

 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007.html

【释义】  本条是关于公告送达的规定。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007.html

在实践中,常常出现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不能用本法规定的直接送达、委托送达、电子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等方式将诉讼文书送达受送达 人的情况。 为了保证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本 法规定了公告送达制度。 公告送达是指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采用其他 方式均无法送达时,人民法院以发布公告的方式将送达内容向社会公众公 布,经过法定期间即视为送达的送达方式。 本条对公告送达的适用前提、期 间等作了规定。 2021 年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正时,为有效缩短人民法院的 审理周期,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防止部分不诚信的当事人利用公告送达 制度故意逃避、恶意拖延诉讼,对公告送达期间作了修改,将公告送达期间从60 天缩短为 30 天。 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007.html

1. 公告送达的前提。
本条第 1 款规定,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 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 这是关于公告送达适用前提的规 定。 根据本条的规定,公告送达有严格的适用条件,这就是必须穷尽其他送 达方式后仍无法有效送达。 公告送达往往是最后的选择,大多数情况下将导 致案件的缺席审理和判决,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有重大影响。 因此,对 公告送达应慎重适用,只有能够充分证明当事人下落不明,或者通过直接送 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电子送达等方式均无法送达时,才可以适 用公告送达。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穷尽所有送达方式”,并非需要逐一 尝试各种送达方式,而是指根据案件和当事人情况,能够采用的送达方式均 已采用仍无法送达。 比如,明知道被告没有被监禁,就没有必要仍尝试委托 监所送达的方式。
2. 公告送达的方式。
公告送达需要人民法院通过发布公告的方式予以 送达。 公告的具体方式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公告送达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和受送达人住所地张贴公 告,也可以在报纸、信息网络等媒体上刊登公告。 因此,公告送达的具体方式 主要有 4 种:第 1 种方式是在法院公告栏张贴公告。 这种公告送达方式,虽 然具有向社会公众公布送达信息的作用,但毕竟人民法院公告栏的受众非常 有限,送达效果一般。 第 2 种方式是在受送达人住所张贴公告。 这种方式有 较强的针对性,但也存在受众有限的问题。 第 3 种方式是在报纸上刊登公 告。 在报纸上刊登公告,报纸的发行范围一般较广,特别是全国性的报纸,这 种公告送达的方式具有受众面广的优点。 各级人民法院都会在指定的报纸 上刊登送达公告。 这 3 种公告送达都属于传统的线下公告方式,传统线下公 告的覆盖范围、触达层面有限,除非受送达人主动查询,否则很难通过线下公 告方式获取公告信息。 长期以来,线下公告送达无法有效保障受送达人的知 情权,也可能损害其他当事人及时获得裁判的权利,未能有效实现公告送达 的制度功能。 第 4 种方式就是在信息网络上发布送达公告。 随着互联网的 发展,人民法院逐步发展了电子公告送达方式。 电子公告送达具有覆盖广、传播快、易查询、成本低等优势,能够有效弥补线下公告的不足,提升公告送 达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公告送达的作用。 为了规范各级人民法院的电子公告 送达,最高人民法院建立了专门的电子公告送达网站,该网站具有电子公告 的发布、展示、办理、查询等多种功能,集中、统一、权威发布全国法院的公告 送达信息,大大提升了公告送达的便捷性、覆盖面和精准度。
3. 公告送达的期间。
根据本条第 1 款的规定,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 30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007.html
日,即视为送达。 因此,公告送达的期间为 30 天。 这个期间是不变期间,不 论采用哪种公告方式送达,都必须达到 30 天才可以。 只有公告发布期满 30天后,公告送达才发生法律效力。
4. 公告送达的要求。
本条第 2 款规定,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 因和经过。 根据此规定,公告送达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公告送达应在 案卷中记明原因。 公告送达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受送达人下落不明,二是通 过其他方式无法向受送达人送达。 人民法院采取公告送达,必须在案件中记 载采取公告送达的原因,并附必要的材料予以佐证。 其二,公告送达还应在 案件中记载公告送达经过。 无论人民法院采取何种具体的公告送达方式,记 载的内容都应包括公告送达的具体公告方式,公告的期间。 为提高公告送达 的效果,相关司法解释对送达公告本身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公告送达应当说明公告送达的原因;公告送达起诉状或者上诉状副本的,应当说明起诉或者 上诉要点,受送达人答辩期限及逾期不答辩的法律后果;公告送达传票,应当 说明出庭的时间和地点及逾期不出庭的法律后果;公告送达判决书、裁定书 的,应当说明裁判主要内容,当事人有权上诉的,还应当说明上诉权利、上诉 期限和上诉的人民法院。

 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007.html 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007.html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法律咨询
 
  • 声明:本站是非经营性网站,网站资源部分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fasuixing.com/6007.html
  • 公告送达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