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在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双方的维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不对称、不平衡,劳动者相对于用人单位而言,相对弱势。因此,法律规定在特定情况下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哪些情况下可以认定当事人构成自认,对方当事人可以免除举证责任?
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或者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在证据交换、询问、调查过程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当事人明确承认于己不利...
哪些内容不能进行自认?
在民事诉讼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当事人都可以自认,对涉及身份关系、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内容应由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的事实,不能自认。
什么情况下当事人可以撤销自认?
民事诉讼中,当对方当事人同意或者自认是在受胁迫或者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时,在法庭辩论终结前当事人撤销自认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人民法院准许当事人撤销自认的,应当作出口头或者书面裁定。
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可以提出新的证据吗?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如果是新的证据,当事人也可以提交至人民法院。在一审程序中,当事人提供的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
当事人申请再审提交的新证据,哪些情形可以认定“逾期提供证据的 理由”成立?
再审申请人证明其提交的新的证据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逾期提供证据的理由成立: (1)在原审庭审结束前已经存在,因客观原因于庭审结束后才发现; (2)在原审庭审结束前已经发现,但因客观原因无法取得...
民事再审案件中,当事人提交新证据致使再审改判,且是因再审申请 人或者申请检察监督当事人未能在原审程序中及时举证的过错造成的, 被申请人等当事人能否请求补偿由此过错增加的相关费用?
当事人提交新的证据致使再审改判,因再审申请人或者申请检察监督当事人的过错未能在原审程序中及时举证,被申请人等当事人请求补偿其增加的交通、住宿、就餐、误工等必要费用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都需要公开进行质证吗?
在民事诉讼中,所有的证据都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相互质证。未经当事人质证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当事人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认可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视为质证过的证据。但是并非...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进行质证时,什么情况 下可以不出示证据的原件或原物?
当事人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原物,对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进行质证时,也应当出示证据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是具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1)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并经人民法院准许出示复制件或者复制品的; (2...
民事诉讼中,所有的证据都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吗?
在民事案件中,对于当事人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获取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