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履行法定职责,是指负有法定职责的行政机关,在行政相对人提出申请后,拒绝履行、拖延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法定职责,从而使得相对人权益得不到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
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起诉权是法律赋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是原告属于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是有明确的被告;三是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
行政诉讼中,如何认定“有明确的被告”?
行政诉讼中,原告提供被告的名称等信息足以使被告与其他行政机关相区别的,可以认定为有明确的被告。起诉状列写被告信息不足以认定明确的被告的,人民法院可以告知原告补正;原告补正后仍不能确定明确的被告的,人民...
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时应当有具体的诉讼请求,这里具体的诉讼请求 是指什么?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需要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是指以下几种情形: (1)请求判决撤销或者变更行政行为; (2)请求判决行政机关履行特定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 (3)请...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时,应当提交哪些起诉材料?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提交以下起诉材料: (1)原告的身份证明材料以及有效联系方式; (2)被诉行政行为或者不作为存在的材料; (3)原告与被诉行政...
哪些情形下,人民法院对已经立案的行政诉讼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行政诉讼中,对于属于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已经立案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1)不符合《行政诉讼法》关于起诉的规定; (2)超过法定起诉期限且无《行政诉讼法》关于延长或者扣除起诉期限规定的情形; (3...
行政诉讼中,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后,原告能否提出新的诉讼请求?
行政诉讼中,出于诉讼经济的考虑,人民法院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后,原告提出新的诉讼请求的,不予准许,但有正当理由的除外。也就是说,行政诉讼中,原告在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后,追加或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以...
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的起诉期限在哪些情形下可以扣除或者延长?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因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况耽...
对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当事人未申请而直接向 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如何处理?
根据法律规定,特殊情形下,行政相对人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在寻求法律救济途径时,应当先选择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这在法律上被称为“复议前置”。例...
法律、法规未规定行政复议为提起行政诉讼必经程序,公民、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既提起诉讼又申请行政复议,应当如何处理?
法律、法规未规定行政复议为提起行政诉讼必经程序,当事人可以选择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也就是说,既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不经行政复议,直接向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