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的组织性
违法犯罪行为是否具有组织性,应当从是否代表组织意志、是否使用组织名义、是否维护组织利益等方面综合判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犯罪行为系为组织利益而实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都是为确立、维护、扩大组织的势力、影响、利益或者按照纪律规约、组织惯例而实施的。二是犯罪行为系由组织领导指挥或认可默许。黑社会性质组织违法犯罪行为具有违法犯罪行为与黑社会性质组织之间的本质联系。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673.html
构建证据体系过程中要重点围绕谁策划、组织、指挥、实施了相关的犯罪行为,以及在实施犯罪行为前后是否向首要分子、骨干成员汇报等事实进行审查。对于首要分子组织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要注意证明组织实施过程的证据是否有已经查证属实;对于那些并非由首要分子组织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要注意查明组织成员在实施相关违法犯罪活动之前有没有向首要分子或者骨干分子请示、事后有没有向首要分子汇报、是否得到许可或者默许等。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673.html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证据要素: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673.html
(1)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证据,具体犯罪行为按照个案、个罪的证据标准进行审查、判断和运用;多次违法犯罪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具有多样性、关联性等方面的证据。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673.html
(2)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事前、事中、事后谋划和请示汇报情况,主要包括: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673.html
①组织者、领导者直接组织、策划、指挥、参与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的证据;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673.html
②由组织成员以组织名义实施,并得到组织者、领导者认可或者默许的违法犯罪活动的证据;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673.html
③组织成员为逞强争霸、插手经济纠纷、报复他人、替人行凶、非法敛财而实施,并得到组织者、领导者认可或者默许的违法犯罪活动的证据;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673.html
④组织成员为争夺势力范围排除竞争对手、确立强势地位、谋取经济利益、维护非法权威或者按照该组织的纪律、惯例、共同遵守的约定而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的证据;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673.html
⑤由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按照组织的纪律、惯例、共同遵守的约定而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的证据等。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673.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