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条 审判人员应当依法秉公办案。
审判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066.html
审判人员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应当追究法律责 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066.html
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066.html
【释义】 本条是关于审判人员依法办案的规定。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066.html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因此,审判人员依法秉 公办案对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极为重要。 本条对确保审判人员依法秉公办 案作了原则性规定。 审判人员在办理民事案件过程中,不仅要遵守本法的相 关规定,同样也要遵守其他法律、司法解释关于审判人员办案要求的相关 规定。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066.html
一、依法秉公办案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066.html
本条第 1 款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法秉公办案。 这是对审判人员履行审 判职能的基本要求。 所谓依法秉公办案,是指审判人员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平等对待各方当事人,确保实体公 正、程序公正,努力实现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不得滥用职 权、枉法裁判。 法官法明确规定,法官必须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维护社会公 平正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法官应当公正对待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对一切个人和组织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具体地讲,依法秉公办案应当包 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审理民事案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 况下,都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绝不能抛弃法律规定,凭 自己的主观臆断,自行其是;二是审判人员在诉讼活动中,不仅要严格遵守本 法的基本原则,而且要严格遵守具体的诉讼程序以及各项具体规定,切实保 障诉讼双方当事人在平等的基础上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三是在诉 讼过程中,审判人员要在依法办案方面作出榜样,同时又要使参加诉讼活动 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四是审判人员必须合法、公正地处理民事案件,在民事案件中,不论当事人是什么级别、职务多高,审 判人员都应当一视同仁,适用法律一律平等。 需要指出的是,许多法律和行 政法规对一些民事问题作了比较原则或者弹性的规定,这是为了适应现实生 活的变化,给审判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公正办案提供自由裁量的机会,但这并 非为审判人员偏袒一方当事人留下余地,更不允许审判人员利用法律的弹性 规定办“人情案”“关系案”。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066.html
二、不得接受请客送礼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066.html
法官作为民事案件的裁判人员,根据法官法的要求,应当勤勉尽责、清正 廉明。 本条第 2 款明确规定,审判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请客 送礼。 这是对民事审判人员确保司法廉洁提出的基本要求。 审判人员清正 廉洁,就应当遵守各项廉政规定,不得利用法官职务和身份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为当事人介绍代理人、辩护人以及中介机构,不得为律师、其他人员介绍 案源或者给予其他不当协助。 具体而言,审判人员应当做到:(1)树立正确 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守廉洁底线,依法 正确行使审判权、执行权,杜绝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行为。 (2)严格遵守廉洁 司法规定,不接受案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请客送礼,不利用职务便利或者 法官身份谋取不正当利益,不违反规定与当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不 正当交往,不在执法办案中徇私舞弊。 (3)不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的经营活动,不在企业及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法律顾问等职务,不就未决案件或者 再审案件给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提供咨询意见。 (4)妥善处理个人和 家庭事务,不利用法官身份寻求特殊利益。 按规定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教育督促家庭成员不利用法官的职权、地位谋取不正当利益。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066.html
三、审判人员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法律责任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6066.html
本条第 3 款规定,审判人员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应 当追究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法对审判人员的法律 责任仅作了原则性规定,审判人员法律责任的具体承担,在刑法、公职人员政 务处分法、法官法等相关法律中均有明确要求。
法官法规定法官的义务包括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秉公办案、不得徇私 枉法,依法保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 共利益,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保守国家秘密和审判工作秘密,对履行 职责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予以保密等。 同时,法官法明确法官有下 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贪污受 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2) 隐瞒、伪造、变造、故意损毁证据、案件材料 的;(3)泄露国家秘密、审判工作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4)故意违 反法律法规办理案件的;(5)因重大过失导致裁判结果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 的;(6)拖延办案,贻误工作的;(7) 利用职权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的; (8)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利益输送,或者违反有关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代 理人的;(9)违反有关规定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 性组织中兼任职务的;(10)有其他违纪违法行为的。
根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规定,政务处分的种类包括警告、记过、记大 过、降级、撤职和开除。 此外,《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人民法院审判 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对审判人员违法、违纪行为 的具体法律责任作了明确的规定。 比如,审判人员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枉法 裁判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我国刑法第 399 条规定了枉法裁判罪,其中第 2 款明确规定,在民事、行 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 5 年以下有 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 5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 3 款 规定,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 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者拘役;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 5 年以上 10年以下有期徒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