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详解 – 第一百九十八条:管辖与申请

第一百九十八条  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 能力,由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向该公民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申请书应当写明该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事 实和根据。文章源自法随行北京石景山律师网-https://www.fasuixing.com/6175.html

 文章源自法随行北京石景山律师网-https://www.fasuixing.com/6175.html

【释义】  本条是关于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 件的规定。文章源自法随行北京石景山律师网-https://www.fasuixing.com/6175.html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含义文章源自法随行北京石景山律师网-https://www.fasuixing.com/6175.html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根据民法典 第 13 条的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 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这就是说,自然人不分男女老幼,不分民族信 仰,都有资格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文章源自法随行北京石景山律师网-https://www.fasuixing.com/6175.html

公民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不是都享有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 是指独立地行使民事权利、履行义务的能力。 这个能力不是人人具备的。文章源自法随行北京石景山律师网-https://www.fasuixing.com/6175.html

按照民事行为能力的大小或者有无,民法典将民事主体分为以下三类。文章源自法随行北京石景山律师网-https://www.fasuixing.com/6175.html

1.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根据民法典第 17 条、第 18 条的规定,18 周岁 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6 周岁以上的未 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文章源自法随行北京石景山律师网-https://www.fasuixing.com/6175.html

2.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根据民法典第 19 条、第 22 条的规定,8 周岁以 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文章源自法随行北京石景山律师网-https://www.fasuixing.com/6175.html

3.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根据民法典第 20 条、第 21 条的规定,不满 8 周 岁的未成年人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文章源自法随行北京石景山律师网-https://www.fasuixing.com/6175.html

二、审理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 347条规定,在诉讼中,当事人的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提出该当事人不能辨 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要求宣告该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 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应由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 受诉人民法院按照特别程序立案审理,原诉讼中止。 法律设定该项制度主要 是为了保护被申请认定人的合法权益。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 行为能力案件的条件有:

1. 必须有被申请认定人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事实存 在。 人民法院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案件,必须要 以该公民确实已经不具有正常人从事民事交往活动所必需的智商和心理状 态为特征。 具体来说,人民法院可以通过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来认定该公民是 否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 如果没有相关鉴定,也可以参照医院的诊断证明书来认定。 在没有鉴定、诊断的情况下,可以参 照群众对被申请认定人公认的程度去认定。

2. 必须由被申请认定人的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提出申请。 申请人 是被申请认定的公民的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 利害关系人包括近亲属 和其他利害关系人。 根据民法典第 24 条第 3 款的规定,有关组织包括居民 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 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3. 必须采取书面形式提出。 申请人提出申请必须以书面形式,不得以口 头形式提出,申请书应当写明该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的事实和根据,即该公民的精神健康情况,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原因及其表现,是否经医疗机构诊断以及医生对该公民病情 的诊断情况等,都应在申请书中具体写明。

4. 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案件应向被申请 认定人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申请人应当向被申请认定人住所地的 基层人民法院提出,这样便于就近了解该公民的实际情况。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法律咨询
 
  • 声明:本站是非经营性网站,网站资源部分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fasuixing.com/617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