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投资型受贿的认定

合作投资型受贿

1. 合作投资型受贿的认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由请托人出资,“合作”开办公司或者进行其他“合作”投资的,以受贿论处。受贿数额为请托人给国家工作人员的出资额。
此外,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以合作开办公司或者其他合作投资的名义获取“利润”,但没有实际出资和参与管理、经营的,也以受贿论处。实际获利数额应当认定为受贿数额。

2. 关键点:实际出资与参与管理、经营

  • 实际出资
    • 如果国家工作人员有实际出资,即便是该出资最初由请托人垫付,但国家工作人员事后归还了请托人的垫资,无论该国家工作人员是否参与了管理、经营,都不能以受贿论处。
    • 例如,某国家工作人员A与请托人B合作开办公司,B垫付了A的出资额50万元,但A在事后归还了B的垫资,且A参与了公司的管理、经营,A的行为不构成受贿罪。
  • 参与管理、经营
    • 如果国家工作人员没有实际出资,但参与了管理、经营,且获取了“利润”,也以受贿论处。
    • 例如,某国家工作人员C与请托人D合作开办公司,C没有实际出资,但参与了公司的管理、经营,并获取了“利润”100万元,C的行为构成受贿罪。

3. 辩护策略

在处理合作投资型受贿案件时,辩护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 审查实际出资情况
    • 仔细审查国家工作人员是否有实际出资,出资的资金来源是否合法。
    • 如果国家工作人员有实际出资,且事后归还了请托人的垫资,可以主张不构成受贿罪。
  2. 审查参与管理、经营情况
    • 审查国家工作人员是否参与了公司的管理、经营,是否有实际的管理、经营行为。
    • 如果国家工作人员没有参与管理、经营,且没有实际出资,可以主张不构成受贿罪。
  3. 审查证据
    • 审查证据是否充分证明国家工作人员的实际出资和参与管理、经营情况,必要时申请重新鉴定或补充证据。
  4. 适用法律和司法解释
    • 结合《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详细分析行为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合作投资型受贿的构成要件。

具体案例分析

案例:某国家工作人员E利用职务便利为某企业负责人F谋取利益,F提出与E合作开办公司。F垫付了E的出资额100万元,E在事后归还了F的垫资,并参与了公司的管理、经营,公司盈利200万元,E分得100万元。
  • 分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相关规定,E有实际出资,且事后归还了F的垫资,并参与了公司的管理、经营,E的行为不构成受贿罪。
  • 辩护策略:辩护人应审查E的实际出资情况和参与管理、经营的情况,确保E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不构成受贿罪的情形。审查证据是否充分证明E的实际出资和参与管理、经营情况,必要时申请重新鉴定或补充证据。
通过以上分析和辩护策略,辩护人可以更有效地为行为人争取有利的判决结果。
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176.html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法律咨询
 
  • 声明:本站是非经营性网站,网站资源部分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fasuixing.com/10176.html
  • 合作投资型受贿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