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366.html
根据《民事诉讼法解释》第 163 条的规定,申请执行前财产保全是指法律文书生效后,进人执行程序前,债权人在面对对方当事人转移财产等紧急情况,不申请保全将可能导致生效法律文书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时,向执行法院申请采取的保全措施。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366.html
为防止债务人转移财产,利于将来判决的执行,《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诉前保全和诉讼保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的问题是作为执行依据的法律文书生效后,债务人转移财产时,如何有效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有关司法解释规定,债权人只有尽快申请执行,执行法院立案后再采取执行措施。为解决这一问题,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
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作出规定,作为执行依据的法律文书生效后至申请执行前,债权人可以向有执行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保全债务人的财产。2015 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民事诉讼法解释》,在全面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执行前财产保全制度作出了进一步的细化与完善。执行前财产保全能够及时固定债务人的财产,有效避免因债务人不当处分财产而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害,从而避免进人执行程序之后因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而产生的执行不能,可以有效破解执行难,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366.html
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366.html
[管辖]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366.html
根据《民事诉讼法解释》第163 条的规定,对执行前财产保全案件有管辖权的法院是执行法院。这里的执行法院不能简单理解为执行受理法院,应当理解为有执行管辖权的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4 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
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的规定,享有执行管辖权的法院为两类:一是案件的第一审人民法院,二是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也就是说,申请执行前财产保全,债权人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也可以向与
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债务人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366.html
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366.html
[法律适用]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366.html
处理执行前财产保全案件的主要法律依据是《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民事诉讼法解释》第163 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的相关规定。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366.html
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5366.html
[确定该案由应当注意的问题]
“法律文书生效后,进入执行程序前”这一期间包括四种情形:
一是终审判决宣判之日起至裁判文书最后一方当事人送达时止的期间。
二是法律文书生效后至文书确定履行期限之前的期间。此期间判决内容已确定,但义务人履行期限还未届满,裁判文书还未发生强制执行效力。
三是执行案件立案后到发出执行通知书期间,这一期间可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如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则属于执行措施。
四是对履行期限届满后,在执行时效期间内,至申请执行立案前。
“法律不保护权利上的睡眠者”,当履行期限届满后,出现对方当事人转移财产等紧急情况,债权人完全可以通过申请执行,由执行法院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来解决。但从“债权人在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期届满后五日内不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来看,似乎可以倒推出当出现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期届满超出五日后,在执行时效期间,才申请执行的,不能适用《民事诉讼法解释》解除保全。因此,在期限的把握上主要是前两种。
申请执行前财产保全的前提条件是存在债务人转移财产等紧急情况,不申请保全将可能导致生效法律文书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在司法实践中,许多案件通过人民法院的调解,当事人在诉讼中自愿达成协议,对债务约定一次性履行或者分期履行,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得到解决,双方之间的对抗得到弱化,债务人也准备诚信地按期履行义
务。此时,如果不加限制地允许债权人在法律文书生效后至申请执行前,随时无条件地向执行法院申请保全债务人的财产,这不仅会加剧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对抗,而且会损害债务人的合法利益,甚至严重损害诉讼诚信原则。因此,只有当债务人出现故意转移、转让、隐匿财产等紧急情况,故意规避法律,逃避执行,不申请保全将可能导致生效法律文书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才允许债权人向执行法院申请保全。否则,人民法院对此保全申请不予受理。
除以上前提条件外,申请执行前财产保全还应当注意以下事项:一是当事人必须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人民法院一般不主动依职权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二是采取保全的案件必须是给付之诉,即该案的判决或调解结果具有财产给付内容;三是申请人申请保全的范围应当是判决内容,即判决确定债务人履行义务的范围,人民法院根据判决内容予以保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