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罪的犯罪对象是行为人合法占有的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这些都属于他人的财物。这里的“他人”,是指公民个人,不包括国家和单位。
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137.html
1. 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137.html
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既包括受他人委托,代为收藏、管理的财物,如寄存的财物或者受他人委托临时看管的财物,也包括未受委托因无因管理而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既包括依照法律强制规定由其托管的财物,如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的财物依法应由其监护人代为保管,也包括依照合同或者契约约定由其托管的财物,如因借贷、租赁、委托、寄托、运送、合伙、抵押等合同关系而持有代为保管的财物。但因职务或工作上的关系代为保管本单位的财物的,不属于本罪的代为保管,这类财物可能构成贪污罪或者职务侵占罪的行为对象。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137.html
在实践中,还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类情形,以区别侵占罪与盗窃罪: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137.html
(1)押运货物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137.html
委托人将货物委托他人进行运输时,如果委托人没有自己亲自或委派第三人押运货物,对货物进行监视,托运人对托运货物独立占有。若托运人将托运货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归还的,构成侵占罪。但是,如果委托人自己亲自或委派第三人对货物的运输进行监视,托运人趁委托人或第三人放松监视之机将货物占为己有逃匿的,则应认定为盗窃罪。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137.html
(2)封缄委托物及其内容物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137.html
所谓封缄委托物,是指委托保管、运输的财物被装在容器中,并盖有封印或者被锁住。若委托人将该封缄物交受托人保管或者运输,受托人将封缄物或其内容物占为己有,构成盗窃罪还是侵占罪?一般认为,委托人将存有物品的容器加锁或封印后寄托时,容器的占有转移到受托者,但委托人对其中的内容物依然拥有现实性的支配力。受托人若将内容物取出转为自己支配的行为构成盗窃罪而非侵占罪。《刑法》第253条的规定印证了上述观点,即“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137.html
2.他人的遗忘物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137.html
所谓他人的遗忘物,是指财物的所有人或持有人因疏忽暂时失去控制的财物,事后能够回忆起遗忘的地点,若未被他人处理,仍可在原地找到。例如,购物时将物品遗忘在柜台上,到他人家中做客时将物品遗忘在他人家里,乘坐出租车时将财物遗忘在车内等。通常情况下,行为人将遗忘物占为己有且拒不退还的,构成侵占罪。但如果财物遗忘在他人有权控制的范围内,行为人趁人不备将其占为己有的,则构成盗窃罪,而非侵占罪。例如,出租车司机将乘客遗忘在车上的财物占为己有且拒不退还的,构成侵占罪;而乘客将前一位乘客遗忘在车内的财物趁司机不注意拿走的,则构成盗窃罪。此外,在认定遗忘物时,还需注意其与遗失物和遗弃物的区别。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137.html
遗忘物与遗失物的区别
遗忘物是指财物的所有人或持有人因疏忽而暂时遗忘的财物,失去控制的时间相对较短,通常能较快回忆起遗忘的时间和地点。而遗失物是指财物的所有人或持有人不知何时何地丢失的财物,失去控制的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不知道丢失的时间和地点,难以根据记忆找回。在刑法理论上,对于侵占遗失物的行为是否构成侵占罪存在不同观点。辩护人在处理这类案件时,需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和侵占罪的其他构成要件进行分析,制定辩护策略。
遗忘物与遗弃物的区别
遗弃物是指财物的所有人认为对自己已无任何价值而放弃所有权加以处分或抛弃的财物。由于财物的所有人已放弃所有权,因此将遗弃物占为己有不构成侵占罪。
3.埋藏物
所谓埋藏物,是指埋藏于地下、沉没在水里或者隐藏于他物之中的财物。并非所有埋藏物都是侵占罪的对象,只有那些他人所有但未被占有的埋藏物才属于侵占罪的对象。一般人根据经验能够判断埋藏物是有主物,但并未形成有效控制。辩护人在代理这类案件时,需注意审查埋藏物的实际情况。
1. 所有权不明的埋藏物
如果埋藏物的所有权不明确,将其占为己有的行为不构成侵占罪。
2. 仍在他人占有之下的埋藏物
即使物品是埋藏物,但如果仍处于他人占有之下,则不属于侵占罪的对象。例如,进入他人住宅窃取主人埋藏在地窖里的财物,应以盗窃罪论处,而非侵占罪。
3. 埋藏于地下的文物
埋藏物与地下的文物不同。文物是年代久远、具有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的地下埋藏物,一般应属于国家所有。如果在建筑过程中发现古墓葬并继续挖掘进而非法占有其中的文物,应以盗掘古墓葬罪论处,而非侵占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