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税罪的认定和辩护要点

抗税罪是一种严重的税务犯罪行为,其主要特征是以暴力或威胁手段抗拒缴纳税款。以下是关于抗税罪的详细分析和辩护要点:

一、抗税罪的构成要件

  1. 犯罪主体
    • 抗税罪的主体是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即负有纳税义务或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 犯罪行为
    • 行为手段
      • 暴力手段:对他人身体实施攻击或使用其他强暴手段,如殴打、伤害、捆绑、禁闭等。
      • 威胁手段:对他人进行胁迫、恫吓,达到精神上的强制,使他人不敢抗拒的手段,如手持凶器威吓、扬言行凶报复、揭发隐私、毁坏名誉、加害亲属等。
    • 行为方式:拒不缴纳税款。行为人采取暴力或威胁的方法,目的是抗拒缴纳税款。
  3. 犯罪目的
    • 抗税罪的目的是抗拒缴纳税款。如果行为人不是为了抗拒缴纳税款,而是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税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则构成妨害公务罪。
  4. 犯罪结果
    • 抗税行为通常导致税务人员无法正常执行职务,影响国家税收征管秩序。

二、抗税罪与其他行为的界限

  1. 抗税与妨害公务
    • 抗税行为:行为人以暴力、威胁手段抗拒缴纳税款,目的是抗拒缴纳税款。
    • 妨害公务行为:行为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税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但不是为了抗拒缴纳税款。例如,行为人可能因对税务人员的执法方式不满而采取暴力或威胁手段。
    • 辩护要点:如果行为人不是为了抗拒缴纳税款,而是因其他原因阻碍税务人员执行职务,辩护人可以提出构成妨害公务罪而非抗税罪的辩护意见。
  2. 抗税与故意伤害、故意杀人
    • 抗税行为致人重伤或死亡:如果行为人在实施抗税行为过程中,故意致人重伤或死亡,构成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应按相关规定定罪处罚。
    • 抗税行为过失致人重伤或死亡:如果行为人在实施抗税行为过程中,因过失致人重伤或死亡,仍按抗税罪定罪处罚。
    • 辩护要点:如果行为人在抗税过程中造成他人重伤或死亡,辩护人需要区分是故意还是过失行为。如果是过失行为,辩护人可以提出仍按抗税罪定罪处罚的辩护意见。

三、辩护要点

  1. 审查行为手段
    • 暴力或威胁手段:审查行为人是否实施了暴力或威胁手段。如果行为人只是与税务人员发生口角或轻微肢体冲突,但未达到暴力或威胁的程度,辩护人可以提出不构成抗税罪的辩护意见。
    • 行为的必要性:审查行为人采取暴力或威胁手段是否具有必要性。如果行为人是为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而采取的合理防卫行为,辩护人可以提出不构成抗税罪的辩护意见。
  2. 审查行为目的
    • 抗拒缴纳税款目的:审查行为人是否具有抗拒缴纳税款的目的。如果行为人不是为了抗拒缴纳税款,而是因其他原因阻碍税务人员执行职务,辩护人可以提出构成妨害公务罪而非抗税罪的辩护意见。
    • 合理抗辩:审查行为人是否存在合理抗辩事由。例如,行为人是否因税务人员执法不当而采取反抗行为,辩护人可以提出行为人具有合理抗辩的辩护意见。
  3. 审查行为结果
    • 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审查行为人是否造成税务人员重伤或死亡的后果。如果行为人因过失造成他人重伤或死亡,辩护人可以提出仍按抗税罪定罪处罚的辩护意见。
    • 行为的后果与目的的关系:审查行为的后果是否与行为人的目的直接相关。如果行为人并非故意造成他人重伤或死亡,辩护人可以提出行为人不具有故意伤害或故意杀人的辩护意见。

四、具体辩护策略

  1. 证据收集与梳理
    • 收集行为手段证据:收集现场监控视频、证人证言、医疗记录等,证明行为人是否实施了暴力或威胁手段。
    • 收集行为目的证据:收集行为人的陈述、通讯记录、税务人员的执法记录等,证明行为人的行为目的。
    • 收集行为结果证据:收集医疗鉴定报告、现场勘查记录等,证明行为人是否造成他人重伤或死亡的后果。
  2. 与司法机关沟通
    • 与侦查机关、公诉机关沟通:在案件的不同阶段,及时与侦查机关、公诉机关沟通,提交书面意见,要求对行为人的行为手段、目的和结果进行重新审查。
    • 与审判机关沟通:在审判阶段,向法院提交书面辩护意见,请求对行为人的行为手段、目的和结果进行重新认定,同时强调其行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3. 庭审辩护重点
    • 质疑行为手段:在庭审中,重点质疑行为人是否实施了暴力或威胁手段,说明其行为是否属于轻微肢体冲突或合理防卫。
    • 质疑行为目的:质疑行为人是否具有抗拒缴纳税款的目的,说明其行为是否属于妨害公务行为。
    • 质疑行为结果:质疑行为人是否造成他人重伤或死亡的后果,说明其行为是否属于过失行为。

五、案例分析

案例一:因税务人员执法不当而反抗

  • 案情:某纳税人因税务人员执法不当,与税务人员发生口角并发生轻微肢体冲突,但未实施暴力或威胁手段。
  • 辩护要点
    • 收集税务人员执法不当的证据,如执法记录仪视频、证人证言等,证明纳税人反抗的原因。
    • 提供现场监控视频,证明纳税人未实施暴力或威胁手段。
    • 提出纳税人不构成抗税罪的辩护意见,建议按妨害公务罪处理。

案例二:抗税行为过失致人重伤

  • 案情:某纳税人在实施抗税行为过程中,因过失导致税务人员重伤。
  • 辩护要点
    • 收集现场监控视频、证人证言等,证明纳税人实施抗税行为的过程。
    • 提供医疗鉴定报告,证明税务人员重伤的后果。
    • 提出纳税人因过失致人重伤,仍按抗税罪定罪处罚的辩护意见。

六、总结

在抗税罪案件中,辩护人需要综合审查行为手段、行为目的和行为结果,准确界定抗税行为与其他相关行为(如妨害公务、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的界限。通过审查案件事实和证据,提出针对性的辩护意见,争取对当事人更有利的处理结果。
文章源自法随行北京石景山律师网-https://www.fasuixing.com/10219.html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法律咨询
 
  • 声明:本站是非经营性网站,网站资源部分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fasuixing.com/1021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