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爆类犯罪的发案态势

枪爆类犯罪的新特点
枪爆类犯罪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依法严惩、保持高压态势,对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和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涉枪涉爆案件数量整体呈下降态势,但随着时代发展,此类案件呈现出以下新特点:

(一)罪名较为集中

枪爆类犯罪主要集中在两类罪名:一是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二是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这两类罪名覆盖了枪爆物品从制造、流转到持有、私藏的主要环节,反映出枪爆类犯罪在行为链条上的集中性,也为司法实践中重点打击方向提供了明确指引。

(二)犯罪动机多样,以收藏、娱乐为目的占一定比例

犯罪动机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包括:
  1. 个人兴趣爱好驱动:出于对枪支、爆炸物的猎奇心理或收藏爱好,非法持有、收藏相关物品,此类行为虽可能未直接用于危害社会,但客观上增加了枪爆物品失控的风险;
  1. 被动持有或遗留:因代为保管他人枪爆物品、家族遗留旧枪支弹药,或出于 “防身” 等主观认知而持有,行为人可能对物品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但仍违反了国家管理规定;
  1. 牟利目的:为获取经济利益,非法制造、买卖枪爆物品,此类行为往往涉及规模化生产、跨区域交易,社会危害性较大。
其中,以收藏、娱乐为目的的非法制贩、持有行为占比逐渐上升,反映出部分群体对枪爆物品危害性和违法性的认知薄弱。

(三)网络交易为主,犯罪隐蔽性强、跨地域性显著

互联网、物流公司、快递企业已成为枪爆犯罪交易的核心平台,传统当面交易、整枪售卖模式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隐蔽的交易形式:
  1. 分散购买与自行组装:行为人通过互联网向不同商家分别购买枪支零部件,再根据网上教程视频自行组装,或由专人组装后交付,甚至组装完成后再次出售,形成 “分散购买 — 组装 — 流通” 的非法链条;
  1. 跨地域流转:交易双方多通过匿名社交账号、加密通讯工具联络,利用物流、快递跨区域寄送零部件,交易环节涉及多地,增加了侦查取证难度;
  1. 逃避监管手段:通过虚假信息下单、伪装包装(如标注 “玩具配件”“机械零件”)等方式逃避物流检查,进一步增强了犯罪的隐蔽性。

(四)仿真枪、射钉枪等非制式枪支及压缩气体动力枪支成为主流

受制式枪支严格管控的影响,涉案枪支类型逐渐发生变化:
  1. 非制式枪支为主:制式枪支因管控严密难以流入非法市场,涉案枪支多为非制式,其中以射钉枪(射钉器)改制枪最为常见,其次包括发令枪改制枪、火柴枪改制枪、钢笔枪、气动力仿真枪改火动力枪等;
  1. 动力类型演变:从传统火药枪向气枪(以压缩气体为动力)、射钉枪改制枪(利用火药动力)转变,这类枪支获取渠道相对宽松(如射钉枪原本为五金工具),改制技术简单,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1. 仿真枪问题突出:部分仿真枪具备一定杀伤力,甚至可通过改装提升威力,因外观与玩具枪相似,易被忽视其危害性,成为非法流通的重要类型。
这些新特点反映了枪爆类犯罪在时代发展中的适应性变化,对侦查、起诉、审判等司法环节提出了新的挑战,需针对性完善打击策略和证据审查标准。
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458.html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法律咨询
 
  • 声明:本站是非经营性网站,网站资源部分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fasuixing.com/1045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