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工的认定 人民法院在审查误工证据时应秉持较高的证明标准,尤其要对可能虚构工作或误工加大审查力度。工作单位出具的误工证明和工资证明,主观性较强,原则上不应单独作为认定误工事实及误工费的证据。当事人还应...
- 民事诉讼法详解
- 民法实务
- 民法典详解
- 民事案由
- 民法实务观点
- 执行知识
误工期的认定
误工期的认定 1.误工期一般可由司法鉴定提供参考意见,无特殊情况不宜按照鉴定意见的上限认定。 2.当事人拒绝鉴定,但提交误工证明、医嘱或者病假单证明误工期的,相关证据显示的时间不宜直接采信,人民法院应...
残疾(死亡)赔偿金认定的基本规则
残疾(死亡)赔偿金认定的基本规则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授权开展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城乡统一试点的通知》[法明传(2019)513号],死亡赔偿金、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按照城镇居民统计数据计算。《人...
多处伤残的残疾赔偿金计算
多处伤残的残疾赔偿金计算 原则上劳动能力丧失主要依据伤残等级或劳动能力丧失程度鉴定作为确定数额的赔偿基础。一级伤残对应100%,十级伤残对应10%,相邻两级赔偿比例级差为10%。多处伤残的,以评定最高...
残疾赔偿金的调整
残疾赔偿金的调整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2条第2款规定,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此条规定了残疾赔偿金调整的斟...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 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财产损害赔偿,本质上并非对生命权的救济,或对生命价值的赔偿,死亡赔偿金不是用来与人的生命进行交换或者对生命权的丧失进行填补,而是对因侵害生命权所引起的近亲属的各种现...
被扶养人生活费认定的基本规则
被扶养人生活费认定的基本规则 根据《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7条第1款,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
被扶养人的界定
被扶养人的界定 根据《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7条第2款,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 据此,被扶养人分为两类: 1.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是在受害人定残之后才出现的赔偿项目,所以其起算时间与残疾赔偿金一样,以受害人定残之日开始计算,而不能按照受害人受到侵权伤害的时间开始计算。 根据《人身损害赔偿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