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事诉讼法详解
  • 民法实务
  • 民法典详解
  • 民事案由
  • 民法实务观点
  • 执行知识
误工的认定 交通事故

误工的认定

误工的认定 人民法院在审查误工证据时应秉持较高的证明标准,尤其要对可能虚构工作或误工加大审查力度。工作单位出具的误工证明和工资证明,主观性较强,原则上不应单独作为认定误工事实及误工费的证据。当事人还应...
误工期的认定 交通事故

误工期的认定

误工期的认定 1.误工期一般可由司法鉴定提供参考意见,无特殊情况不宜按照鉴定意见的上限认定。 2.当事人拒绝鉴定,但提交误工证明、医嘱或者病假单证明误工期的,相关证据显示的时间不宜直接采信,人民法院应...
多处伤残的残疾赔偿金计算 交通事故

多处伤残的残疾赔偿金计算

多处伤残的残疾赔偿金计算 原则上劳动能力丧失主要依据伤残等级或劳动能力丧失程度鉴定作为确定数额的赔偿基础。一级伤残对应100%,十级伤残对应10%,相邻两级赔偿比例级差为10%。多处伤残的,以评定最高...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 交通事故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 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财产损害赔偿,本质上并非对生命权的救济,或对生命价值的赔偿,死亡赔偿金不是用来与人的生命进行交换或者对生命权的丧失进行填补,而是对因侵害生命权所引起的近亲属的各种现...
被扶养人的界定 交通事故

被扶养人的界定

被扶养人的界定 根据《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7条第2款,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 据此,被扶养人分为两类: 1.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
残疾辅助器具的认定 交通事故

残疾辅助器具的认定

残疾辅助器具的认定 1.肢残者用的支辅器,假肢及其零部件、假眼、假鼻、内脏托带、矫形器、矫形鞋、非机动助行器、代步工具(不包括汽车、摩托车)、生活自助具、特殊卫生用品; 2.视力残疾者使用的盲杖、导盲...
1 2 3 4 5 6 7 8 9 10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