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异地履行是指因劳动者工作岗位设置在非用人单位经营场所注册地的情形。用人单位经 营场所注册地与劳动合同履行地不在同地的,在劳动合同订立、续订、履行、变更及解除或终止管理过程 中,均存在管理操作上的特殊性。
1、行政法规专项规定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 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的,有关劳动者的最低 工资标准、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和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等事项,按照劳动合 同履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标准高于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标准,且用人单位与劳 动者约定按照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的,从其约定。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032.html
2、劳动合同订立及续订 劳动者身处异地的,无法实现面对面现场订立或续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依法制定《非现场订立劳 动合同操作规范》等相关规章作为操作依据,应当规范劳动合同签订的流程,保留全程有效证据,确保劳 动者本人签字真实性的法律效力。采用电子劳动合同形式的,严格执行《电子劳动合同订立指引》【人社厅 发〔2021〕54 号】相关规定,应当选用合法有效电子劳动合同订立平台。劳动合同期满时,应当提前作出 终止或续订劳动合同的决定。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032.html
3、工作地点及职责约定 劳动合同异地履行的,应当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工作地点。对于可预见的工作地点调整情形,应当 明确给予约定。禁忌过于宽泛的约定工作地点,确保工作地点与劳动者履行其岗位职责的紧密关联性。 劳动合同异地履行的,劳动者的岗位职责及职责考核规章突显其重要性,包括工作时间、考勤方式及考勤 纪律等。用人单位应当及时行使自主管理权,对于工伤伤害事故的发生处理及预防给予特别关注。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032.html
4、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异地履行的,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操作过程中,必须加强法律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 有效弱化异地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规避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风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不得约定劳 动争议管辖地。发生劳动争议纠纷时,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规定,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 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 辖。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032.html 文章源自法随行法随行-https://www.fasuixing.com/10032.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