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走私行为
通关走私行为是最常见的一种走私行为,即通过设立海关的进出口口岸,以隐蔽的方式逃避海关监管。根据海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出境的货物、物品和运输工具必须接受海关监管。因此,要想在通关环节逃避海关监管,达到走私的目的,一般会采用伪报、藏匿、蒙混和闯关等隐蔽而不被海关察觉的方法进行。
-
伪报:是指表面上接受海关监管,但隐瞒真实情况向海关进行申报。伪报的内容通常包括货物和物品的名称、数量、规格、原产地、贸易性质等。
-
藏匿:是将携运的进出境货物或物品隐藏在一个允许进出境物件的某一部位,随该物件一同进出境,逃避海关监管。由于藏匿的部位和特点不同,又分为以下四种形式:
-
挖空藏匿:利用物件某个部位的一定厚度,经过加工挖出一个适当的空位,藏入私货并弥合切口。
-
夹藏:利用物件结构的自然空隙藏人物品的方法。
-
人体藏匿:利用人体外部和服饰隐藏或绑扎物品的方法。
-
特制工具藏匿:利用专门为走私需要并经过专用设备加工而制成的特别物件隐藏走私物品的方法。
-
-
蒙混:包括变形蒙混和伪装蒙混两种方式。前者是指利用走私物品的可塑性和延展性,改变物品的原来形象,如把黄金加工变形镀色制成日用器具。后者是指运用与走私物品体形、色泽相似的物品包装、形状或颜色掩护走私物品进行蒙混。
-
闯关:是指行为人既不向海关申报,又未藏匿应申报货物或物品,而是利用海关监管某些制度或漏洞,乘机携运进出境的一种方法。闯关走私主要发生在旅客进出境过程中,行为人利用海关红绿色通道制度允许旅客选择绿色无申报通道进出境的便利,将国家应税、禁止或限制的货物、物品携带进出境。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评论